第二十六首.【15】戊寅 屬土利年 四方皆宜
選出牡丹第一枝。勸君長短莫遲疑。
世間若問相知處。萬事逢春正及時。
【詩曰】
選出牡丹第一枝,勸君長短莫遲疑;
世間若問相知處,萬事逢春正及時.
解曰:
凡事春吉冬呆.作事春天可成.
家事綿綿齊美.家運安居春風.
婚姻成者好.求兒平平.
六甲先男後女.求財財源廣進.
功名朱衣點頭(及第).歲君順吉.
治病平安(婦忌十一月男能十二月,老危少安).
出外平安有,春滿載,經商逢春發無窮.
來人月光到.行舟財利平平.移居平安.
失物在東方,緊尋在.求雨必到.
官事必和,必勝.六畜可納.
耕作早冬好,下冬呆.
築室逢春大吉.墳墓真龍正穴.
討海春有冬無.作塭逢春利,外微利.
魚苗三月吉四月小吉.
月令不遂。逢春如意.尋人月前得回.遠信源源而來.
古人:范丹洗浴遇賢妻 薛丁山破收飛刀
【籤詩語譯】
在牡丹中選擇最好的一枝。
勸你在花開的時候趕快摘,不要再遲疑了。
如果你要問世間的知己在哪裡。
做事要趁著春天的時候。
籤詩解
●今年運勢:豐衣足食,無憂無慮,這要感謝上天特別的恩賜。
◆ 問婚姻:志趣相投,彼此尊重,這段情宜值得珍惜。不要猶豫不決,自是天賜良緣。
◆ 問財運:隨時有進財,只怕辛若得來,轉眼就沒了,燒香留住財神爺。必須好好把握,以免錯過發財的機會。
◆ 問營謀作事:應該握住先機,積極主動,自有所成。創業之初,防範落人圈套。尤其是在春天更要小心。
◆ 問外出、遷移:均吉。
【解說】
大好時機,不應該再猶豫遲疑,快快把握住機會。如果想要尋找世間知音在何處,大地逢春是時機 ! 一切行樂須及時,切勿錯過枉怨嘆 !
這首籤詩,明白告誡當事人不可錯過時機,如果充分把握,自能將才幹充分發揮無遺,而得有輝煌燦爛的成就。
這是一首比喻的籤詩,告知當事人莫錯過了時機。有人說:「製造機會的人,是第一流的人才 ; 把握機會的人,是第二流的人才 ; 喪失機會的人,是不入流的人才」。希望你抽到此籤時,快把握機會,最少也得做到第二流的人才,不要把機會錯失,成了不入流的人才。
此籤問求財,財運有,但須把握,以免錯過發財機會。出外、移居,動則均有利。營謀做事,要積極主動,不可猶豫不決。問婚姻,天賜良緣,莫遲疑,婚姻可成。
籤詩故事
【范丹洗浴遇賢妻】
五月半天氣,熱烘烘的太陽高高掛,又無風、又無雲,官道兩邊田野裡人影不見一個,農夫們早都回家休息納涼去了。
范丹不停地揮動著馬鞭,唯恐錯過送信的時辰,可是馬兒卻依然溜躂溜躂,就是走不快。是的,天剛亮從客棧出發,馬不停蹄了三個時辰,也該休息了。眼看前面不遠處就是一窪湖水,正是人畜休息的好地方,他一口氣衝到湖邊。
范丹取水沖涼,急急忙忙拉著馬又要趕路,這馬兒正低頭吃草,哪拖得動,這時范丹腦子裡閃電般冒出一個問題,有水喝、有草吃,遠離那擾嚷的城市,天地是那麼開闊,胸懷是那麼舒坦,畜牲都懂得領受這大自然的恩賜,我何苦為了爭一口飯,當個小差役讓人使喚呢?他想通了、開悟了。
范丹抽出佩劍,一劍砍死了馬,把身上的衣服脫個精光,拋進水裡,就近揀了一捆稻草,胡亂遮住下半路身,裝成被強盜洗劫的可憐相,打算走到村裡再改裝易服,從此遠離官場,過著自己高興的生活。
范丹手捉稻草,緊遮住下半身,可是走一步稻草就鬆脫幾根,沒走多遠已經稀稀疏疏只剩下前面那一小叢了。正想重新整理整齊,抬頭驀見迎面一位姑娘家牽著一條大水牛姍姍而來,范丹不假思索,雙手一鬆,圍遶在身上的稻草全掉落在路邊,只聽得「噗通」一聲,他赤條條地跳入水裡。
轉瞬間,姑娘牽著牛已經到湖邊,一看水面露出個大腦袋,五官端正,眼睛還眨呀眨的,很好奇的問道:「喂!你泡在水裡幹什麼?」「我…我洗澡呀!」范丹支支吾吾地回答,話剛說完,驀見那條牛低著頭,大口大口地吃著他用來遮身的稻草裙,范丹一時心急,只見他右手一楊,一坨泥巴「叭噠」一聲,不偏不倚打在牛頭上,爛泥臭水四濺,放牛的姑娘也沾污了一身。
「怪啦!我的牛也不惹你,你憑什麼打它?」這姑娘板著臉說,范丹一時答不出話來,紅著臉,只指著岸上的稻草吞吞吐吐地說:「妳的牛吃了我的稻草。」這姑娘瞄了一眼,覺得好氣又好笑說:「稻草到處有,看你一臉斯文樣子,想不到竟然這樣小心眼。」
「那是我用來遮蔽身體的草裙啊,剛才我遇到歹徒,連身上的衣服都被搶光了。」范丹被她挖苦一陣,只好將事情的原委說了「姑娘妳行行好,送我一套衣服吧。」,「要衣服穿簡單,不過得條件交換」這姑娘很大方地又說:「你必須對天發誓,願意娶我為妻。」范丹很訝異,雖然是個農家女,倒也清秀不俗,欣然答應了。
沒多久,姑娘家帶來了套藍布短衣褲,她看范丹還好端端地泡在水裡,心裡又驚又喜,對范丹說:「我叫樊月霞,父親早就勸我最好做個單身貴族,偏偏母親不相信,到處託媒說親,可是每當看好對象,還來不及成婚對方就死了。」她顯得有點哀傷,接著又說:「已經有九個未婚夫,都和我有名無實,看來你我還真有緣分咧。」
月霞帶范丹回家,原來岳父大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學者樊英,月霞從小承受父親的教導,也知書達禮,看透了虛華塵俗,范丹從此也放棄功名利祿,夫妻二人恩恩愛愛走過了幸福的一生,後世稱范丹為清印先生。